中国民族博览
主办单位:中华炎黄文化教育研究会
国际刊号:1007-4198
国内刊号:11-3059/G0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1210 人次
 
    本刊目录
《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1期目录

民俗与民族技艺

(1)太谷秧歌与晋商文化的浅析 田爱民

(3)浅谈炕在当代民居中的变迁 吴敏

(5)艺术视域下广西灵山烟墩大鼓的社会学意义 宋明明

(7)民族关系变迁对社区建设作用研究——以呼和浩特市姜家营村为例 范航

(9)鄂尔多斯民歌与地区婚恋风俗 庄国瑞

(12)从少数民族的创世神话中解析法律起源于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柯文芳;孙琪;孔丽莎;何晓谊;罗威;张华;冯凯丽

(15)洞经“乐”在大理地区人生礼俗中的现状——基于对大理州下关镇龙泉村的田野调查 段思宇

(18)黄沙狮子艺术形态浅析 林月娴

(21)黔南布依族与苗族婚俗之比较 黎承源

艺术教育

(24)田野工作、人、对话——试论析音乐教育学中的人类学观点 朱晟

(26)启发式教学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苗香蕊

(28)以应用型为向导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究与实践 解强宗

(30)多元智能理论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苑艺

(32)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魏紫艳

(34)少儿声乐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李萍

(36)声乐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音色培养 袁静波

(38)VR在工业设计产品领域的教学研究 马璐璐

(40)基于《影视鉴赏》课程的师范生素质教育提升研究 王春晓

文化产业

(42)定制服装的创新营销策略 及文昊;王冉

(44)公共文化空间视域下文化权利的实现路径——以独立书店为例 喻琳

(46)浅析陈继儒对苏轼书法的研究与继承 王晓晨

(48)传统图案语境下的沈阳旅游产品开发 刘佳

(50)日本传统文化传承思考——以宫崎骏动画为例 于飞

(52)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赵颖

(54)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权保护探析 卢晓星

(56)试论云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陈曦

(58)文化馆应怎样加强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 余波

(60)保护非遗,需再造其当下生存自环境 袁曼琳

(62)基于非物质文化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探究——以贵州黔东南肇兴侗寨为例 欧阳丽;何璘

(64)从孔子学院看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问题 王之艺

(66)喧嚣下的务实主义——将文化馆打造为非遗保护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 万宁

(68)达斡尔族曲棍球的文化价值及发展研究 隋然

(70)论多民族国家模式在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作用 任生谋

(73)探索以共游园林作为艺术治疗活动的实践研究 周培元[1];饶玉静[2]

(77)市场化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史诗《玛纳斯》为例 苏比努尔·尼亚孜

(80)关于长白山文化地位与媒介形象落差的思考 彭程;林海曦

民族教育

(85)从白云到白云朵朵的思考——河南中医药大学白云苹贫困生基金会十三年的爱心接力 李志轩

(87)民族高等院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历史传承与嬗变——基于云南民族大学的调查 张应华

(89)以纵横联系的方法构建人民版教材历史知识体系 戈立文

(91)西藏高校大学生假期生活现状研究 杨啸宇;路钧;黄聪

(94)论现代国学教育中先秦儒学传播重要性 王博雅

文化史论

(96)白虎信仰之变迁 李丹蔚

(98)闽西开国将军数量众多的原因探析 陈金平

(100)论鲁本斯“艺术工厂” 贺文汇

(102)浅论中国南北差异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陈灼

(104)浅谈《北爱和平协议》签订的积极意义 张霖坤

(108)从重商主义到后现代——时代更替下英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变革 赵羲

(111)关于谁是夏朝建立者的研究 罗臻庆

语言与文化

(113)语言模因在俄语青年俚语研究中的应用 张瀛方

(115)论孔子思想在《人文颂》序曲中的体现 吴昆伦

(117)壮语go、duz、boux的性质和意义 莫夏

(119)宋词中“帘”意象的文学意蕴 郎思文;王大恒

(121)亲属称谓语泛化在人际交往中应用的社会心理探索 钱梦琦

(123)二十一世纪背景下的语言融合 王之卉

(125)论蜀中文化对李白诗风的影响 杨雪樱

(127)浅谈道教文化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 邵恺芯

(129)墙城剪影”——张爱玲笔下的海派文化 陶易贇

戏剧与戏曲

(131)新媒体时代晋剧传播与发展初探 李旭鹏[1,2]

(133)戏曲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应用探析 孙欣悦

(135)不同的“悲剧力量”——比较中西戏剧不同的悲剧美 彭维芬

音乐与舞蹈

(138)浅谈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历程 李锴

(140)关于朝鲜族传统民间舞蹈“长鼓舞”的若干思考 唐琳琳

(142)广州市大新路中国民族乐器店坊的实地考察 屠金梅

(144)山西左权开花调的艺术特征及其发展 李鹏英

(146)新疆昌吉哈萨克族劳动舞蹈的特点与传承 宋瑞江

(148)浅谈裕固族传统民间舞蹈 张文

(150)浅谈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咬字吐字 那沫

(152)探究舞蹈艺术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 王旭

(154)彝族舞蹈文化审美意蕴及发展思考 车晓夏

(157)中国民族民间舞彝族舞蹈的传承与市场的关联 王韧

(159)试析达斡尔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鄂明晶

(161)跨界与融合——中国现代音乐史学科构建初探 赵倩

(163)歌唱心理的调适 李玲[1];盛辉[2]

(165)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美兰卓玛

(168)藏族音乐文化资源开发现状研究 邓芳丽

(171)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有机结合的意义探讨 黄璐

(174)浅析多种中国传统音乐形式以及中国文化精神在英国不同社会形态中的体现 徐薇

美术与设计

(177)包头燕家梁出土铁锈花釉瓷器与玉溪窑青花瓷器纹饰特色 陈凯

(179)从“谢赫六法”看“三远法” 刘姗

(181)浅析品牌调性在VI系统设计中的作用 丁伟;宣建婷

(183)浅析藏地唐卡绘画与汉地传统工笔绘画的异同 刘璐

(185)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Logo中的体现——以“牡丹饼”品牌为例 赵洁琼

(187)中国传统图形艺术在现代标志中的应用 凌本新

(189)寻找“光”存在的意义——其他艺术门类对舞台“光”的启迪 缪伟

建筑与文化

(191)美丽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的作用分析 吴志潮

(193)探究室内装饰中陈设的审美意向与价值作用 李思源

(195)客家围屋建筑特色及文化保护探讨 黄华乐

文艺争鸣与评论

(197)希区柯克《电话谋杀案》中的具体物象分析 张静怡

(199)“鬼才”音乐唱作人——常石磊唱作风格小议 慈夫领

(201)浅析赫尔曼·黑塞的小说《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中的叙事特色 张阳

(203)探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孤独意识 邓玥言

(205)探究《红楼梦》人名所见词缀的语言文化审视 刘文瀚

(207)情系陕北山歌漫漫——评《声漫山门陕北民族音乐志》 杨宁宁

(209)论吴歌中性与爱情的象征 朱翊叶

文博天地

(211)浅谈延安历史文化特点与保护 张华

(213)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问题与保护规划方式分析 舒国琼

(215)浅谈摄影作品的收藏价值 王华平

(217)太极拳文化与瑜伽文化的比较研究 童丽丽

(219)关于和田玉的艺术鉴赏 刘丽霞

(221)浅析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及其在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的价值 武子龙

(223)浅议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困境及对策 王昌荣

(225)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信息传递 贺鹏

(227)关于馆藏古书画保护工作的研究 肖静

传媒与传播

(229)论新闻摄影中的美好瞬间——抓拍 申进明

(231)基于视障人群的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以手机APP界面设计分析为例 邓玉婷

(233)浅析相亲栏目制作技巧——以苏州广播电视总台《幸福来敲门》为例 韩其[1];赵汗青[2]

(235)少儿节目主持特点及素质培养分析 唐萍

(237)《英皇考级》音乐微信平台意见领袖特征分析 张丰男

(239)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实现新闻的真实性 申逸恺

(241)网络传媒时代的文学发展之路 杨欣昱

图书与情报

(243)信息化技术对路桥工程档案管理的影响分析 刘蕾;孙健

(245)基于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方式转变的思考 李玉琴

(247)近年来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相关文献关键词的统计与分析 张怡真

(249)回族医药档案文化的历史价值 张占武

(251)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四川音乐学院图书馆馆藏古籍为例 郭爽

(255)专业阅览室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地位及未来发展——以敦煌吐鲁番资料阅览室为例 王姿怡

彩插

(I0001)封面介绍 (I0002)含蓄内敛,婉约灵动——陈志才花鸟画的新境界 陈焱

(I0011)翟新瑞 翟新明佳作连品 翟新瑞[1];翟新明[2]

(I0012)何晨涛佳作连品 何晨涛

(I0013)佳作连品 冯凯丽;罗威;柯文芳;孔丽莎;孙琪;何晓谊

(I0014)佳作连品 郭嘉琦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中国民族博览》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中国民族博览》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